标谱转塔式蓝膜编带机:蓝膜盘无损上料
来源: | 作者:标谱半导体 | 发布时间: 2025-06-17 | 36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半导体制造领域,晶圆芯片的测试、分选和编带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标谱半导体转塔式蓝膜编带机,采用工业电脑与高精度运动板卡的控制方案,为晶圆芯片处理提供了集成化解决方案。该设备的蓝膜盘无损上料功能,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更确保了芯片在加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蓝膜盘无损上料是该设备的关键技术特征。传统上料方式往往会对蓝膜盘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芯片在后续加工中出现问题。标谱半导体通过精密的机械设计和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了对蓝膜盘的轻柔、精准处理。设备采用特制的橡胶吸嘴,配合优化的负压控制系统,能够在吸取芯片时提供恰到好处的吸附力,既保证了芯片的稳定转移,又避免了因吸附力过大造成的蓝膜损伤。

设备采用工业级控制系统,配合高精度传感器实现上料过程监控工业电脑与高精度运动板卡的组合控制方案,确保了每一个动作的精准执行。转塔机构的设计同样体现了对无损上料的深入考量。采用DD马达直接驱动的12工位主转盘,运行平稳无振动,避免了传统传动方式可能产生的机械冲击。Torlon4203材料制成的吸嘴组件不仅耐磨耐用,其特殊表面处理更能有效减少与蓝膜的摩擦。值得一提的是,吸嘴采用旋拧固定方式,操作人员可以快速更换不同型号的吸嘴以适应多样化生产需求,这一设计既提高了设备的兼容性,又避免了频繁更换过程中对蓝膜盘的人为损伤。

在功能配置上,设备的标准组件协同工作,共同确保无损上料的实现。自动上下料组件采用智能感应技术,能够自动识别蓝膜盘的装载状态;WF视觉组件对芯片位置进行高精度检测;顶针组件则实现了芯片的平稳顶起分离。这些精密组件的有机配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无损处理流程。特别设计的NG料盒组件能够自动分拣不良品,避免人工干预可能带来的二次损伤。

随着半导体器件向更小尺寸、更高集成度发展,对芯片加工设备的精细化要求也越来越高标谱半导体将持续优化无损上料技术,满足行业精细化生产需求